玩勿丧志
金鲷被制成刺身,端上桌子的时候全身还在颤栗,没人知道那是因为没死透还是神经性放电。
古人说“君子远庖厨”,诚不我欺也。
老友的生日宴有了一点血腥的味道,有没有一种方法让气氛重新好起来呢?
“嗯,它应该是此生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尾巴。”这种拟人的说法对缓和气氛似乎适得其反,不过事已至此,无力回天,吃着吃着,味蕾的愉悦掩盖了一切。
但,鱼真的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的尾巴吗?
其实我也不知道。不过一条3米多长的剑鱼,正常的情况下,它只能看到左右和前方的水域,对于后半身的一切,就像被黑洞吞噬掉了,它自己几乎看不到。
在危机四伏的大海里,鱼儿是不是因为不知道身后有什么“猎手”的恐惧,才不停地往前游呢?反正想想就让人觉得忧伤。
剑鱼,眼睛长得太靠前了吧,不过鱼类的皮肤也有极强的感知能力。/ 资料图片
我后来开始潜水,发现鱼的日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苦。
恰好相反,每一种鱼的形态,都让它们在各自的水域,有着绝佳的适应性,而且鱼这种生物,也十分社会、十分内卷、十分狡猾,也懂浪漫。
刚开始潜水那阵子,我总以为海底世界波澜不惊,一切都是美好的,直到有一次忘记看农历,在满月那天下了水。当时的海面波澜不惊,低头看得到海床,但一条鱼都没有。
我心想这次下水,应该没什么可看,可顺着海床不断下潜之后,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,看似平静的海底,竟然暗流涌动,无论怎么调整姿势和踢脚蹼,身体都不受控制,有那么一瞬,潜水面镜都被吹起来了。
回头一看,好几个潜伴已经被洋流托起,在往海面浮。潜伴还在,我们做了个下降的手势,迅速放掉背囊的空气,让身体贴到了海床上。
呼出的气泡往后飘,流勾也被拉直了,这已经是比较大的流了。/ 知乎潜友
这时候才发现那些平日在海里游来游去的鱼,都躲在海床的礁石后面,看到人类下来,也不躲闪,眼神里反倒透着一股轻蔑和好奇,大概是说为什么那么傻,不知道有洋流的时候,要躲起来吗?
升水以后,我迫不及待地问潜导,这一潜的核心是什么。
那个土生土长的菲律宾人说,他们一直生长在这里,很多生活的知识,其实来自海洋,在海里,如果发现有危机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的时候,看看鱼是怎么应对的。同样,在生活里,如果无法正面抵抗“风暴”,上上之策,当然也是躲一躲。
在海里,风暴大概有几层意思,第一是遇见洋流,包括上升流和下降流,最可怕的应该是洗衣机流。
洗衣机流,人被卷入以后会被拉向深海。当然也有很多应对方式。
就像滚筒洗衣机里的漩涡一样,如果不小心遇见这样的洋流,你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能不能升水,当然,这也不难判断,时刻观察自己呼出的气泡往哪儿飘就知道了。
有一种“风暴”是喜闻乐见的,就是鱼类集群“风暴”,比如沙丁鱼风暴、海狼风暴,这指的是大量的同一种鱼群聚集。
有一次在海底,亲历了杰克鱼风暴(jackfish,鲹科鱼类的通用名)这种鱼想必也是看不到自己尾巴的,但为了让自己有安全感,总是成群结队地出现,相互之间好有个照应。
这群鱼常年游戏在那一带海域,像是海底的“守墓人”。/ 潜友
但杰克风暴的bug是容易吸引其他大型鱼类的围剿,抱团“取暖”的鱼儿陷入了被一网打尽的“内卷”。
后来我想,鱼儿大抵不是靠眼睛生活下来的,能让它们忍受不停逃亡和躲藏的生活,一定是因为在它们的世界观里,恐惧、灾祸和磨难都是小事。
有一次在海底的沙面上,看到像日本圆形家族徽章的图案,潜下去一看,原来是一条小鱼在装点自己家的“客厅”。
鱼不懂美学和浪漫?看这个完美的几何造型,来自四齿鲀。/ 资料图片
后来查资料,才知道四齿鲀就有这个生活习惯。或许每种类型的鱼都有自己的浪漫之处,只不过人类对浪漫的定义越来越窄,可能只记得相濡以沫。
但在鱼的世界观里,玩弄一个气泡、抖动一下鱼鳍或许都能让对方激动不已,所以我不相信鱼只有七秒的记忆,它们的记忆很长很长,可能和海洋存在的时间一样长。
最后放个视频,一起感受一下大海里小精灵的生活方式吧。(感谢视频拍摄以及制作者——曦)
评论7